干旱这么严重,却不上热搜的原因,恐怕并不仅仅是没人提而已

  发布时间:2024-06-29 16:05:22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成都品茶平台-成都品茶上课-成都品茶服务。

才看到河南干旱的干旱消息,土地开裂,严重原因已高温炙烤,上热搜感到不可思议,恐怕于是仅仅去搜了一下关键词才发现,触目惊心。没人

搁古代到这种程度,干旱恐怕都快要赈灾拨款了。严重原因已

此前我竟然完全没有看到相关的上热搜消息推送,甚至朋友圈,恐怕也无任何一个人转发相关的仅仅内容。



找到一些网友发布的没人照片,河流干枯,干旱鱼被晒成鱼干。严重原因已水塘难寻,上热搜零散的几根水管子和农民无助的眼神。我看到有人背着水桶,在偌大的田里一寸寸浇水……











更多触动人心的图片,我就不放了,你要想了解“干旱”的具体程度,可以去搜一搜。当然,那应该也并不全面。

我看到的关于“干旱”话题的第一篇文章,是骂“微博”的,说这个话题没有上热搜,责任全在微博。

微博这社交平台很多时候确实不是东西,但如果把“干旱”不上热搜全部归咎于微博的责任,那就显得卑鄙了。

这样的问题,应该去思考并说清楚,它是有意义的。因为此后还会有其他类似于“干旱”的灾难需要被人看见,需要得到帮助。无论是集体的声音,还是个人的声音。

所以,为何干旱不上热搜呢?我总结了几个原因。

首先,不是没人发,也不是没有官方媒体发布,而是发布者很少。





这很可能是现在的媒体特性导致的,宏观上的“负面”尽可能少说,甚至不说,或者等官媒带头之后再慢慢说。

我昨天在写4个外国人被刺伤的事件时也提到过这种现象,事情发生一天多,媒体清一色沉默,反而是胡锡进带了个头,不知道是悲哀还是讽刺。

地方性的干旱虽然不是人为造成的,可在一些媒体眼里,这终究是个“负面消息”,并且波及的范围比较大,他们不愿意当那个“出头鸟”,万一被某个群体群起而攻之了呢?昨天胡锡进带头发了个声,把事情送上了热搜,差点没被新一代爱国大v们揪着骂死,反正一个“居心不良”的标签是跑不掉的。

媒体不说,我们远方的人,自然就很难知晓。

其次,曾经的媒体追求的是真相,现在嘛,追求的是流量。什么话题最有流量啊?自然是国际话题,尤其扯到国家大事,能够让人振奋的消息,流量滚滚而来。

因此大家可以去看看,什么凤凰搜狐澎湃的,哪一个没有自己的“军事号”?都有,专门讲国际大事件,预测新方向。

一种新的进化,不再采访身边的事,眼光看向了海外。你说海外吧,其实他们也不靠采访,也没什么战地记者,大都靠转发。转发就转发吧,有的故意把翻译搞错,有的本身翻译就不行,还有的干脆偷工减料,别人说20个词,他给你减掉10个,你讲他胡说,他反问你“这是不是原话里的内容?”

简而言之,干旱的话题没有流量,提不起我们媒体的兴趣。没有流量再加上“恐有变数”,那兴趣基本就是彻底的“无了”。

最后一个原因,是算法推荐。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,现在的算法也变聪明了,可能是平台为了减少自身麻烦,那些“不友善”的话题,或者“不美好”的事件,他压根就不给你推,你得靠自己去发现或者去关注。

这自然是有益的,我以前会在UC上看看新闻,那上面虽然标题惊人,但什么牛鬼蛇神的消息都往上放,你只要能分辨真假,还是能看到不少东西的。可现在,我早就把uc卸载掉了,因为它的算法给我推的,不是明星八卦,就是八卦明星,全是些安全又无聊,虚假又无意义的内容。也不知道他们是不再收录负面消息了,还是算法把那些内容的热度压制了。

当然,不仅仅是这一个平台,其他的同样如此。最耳熟能详的微博,各位回忆一下,哪天热搜上的标签,能少于一半不是娱乐圈话题的?不可能嘛,那些真正有意义,需要关注的事件,都是夹杂在其中的。5个娱乐圈夹1个负面新闻,别看内容五花八门,其实都是讲究人。

干旱的问题当然要看到,但鱼和渔的区别也要清楚。否则只知北方旱,不闻南方内涝,终究是一种缺憾。

我们不可能消灭所有问题,无论何时。最好的结局,是任何问题的出现,都能有及时的响应。但从此次北方干旱,有人提却不上热搜来看,这种愿景,似乎有渐行渐远的趋势。

声明:取材网络,谨慎辨别
  • Tag:

相关文章

  • 苏城各大墓园迎来祭扫高峰

    苏报讯记者 林琳)又是一年清明时,扫墓悼念寄哀思。昨天是清明节,也是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,苏城各大墓园迎来祭扫高峰,往来客流和车流络绎不绝。据市民政局统计显示,当天,苏州全市211个祭扫场所共计接待扫墓
    2024-06-29
  • 甘肃天水/9小时高铁奔赴 麻辣烫“一碗难求”

      图:清明假期,来天水品尝麻辣烫的游客络绎不绝。\大公报记者郭涛摄  “要是今天吃不上,明天凌晨我还来排队。”来自上海的游客田佳旭向记者表示,自己坐了9个小时的高铁直达天水南站,下了高铁就坐了当地的
    2024-06-29
  • 江山如画

      11月13日-14日“江山如画”全媒体福建采风团第三站走进福建莆田。来自中央主要新闻单位、中央重点新闻网站、福建省内媒体,以及商业网站平台和华文媒体等数十家媒体参与采风。  木兰溪是莆田的母亲河,
    2024-06-29
  • 人物简介/赵炎平

      图:赵炎平  赵炎平,1982年出生,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船管中心处长。党的二十大代表,先后担任“雪龙”号和“雪龙2”号船长,参加12次南极考察和3次北极考察。在“雪龙”号工作期间,赵炎平多次化解
    2024-06-29
  • 博主称举报餐馆小龙虾缺斤少两被打,涉事门店暂停营业,官方介入调查

    近日,短视频博主“永康大队长”在苏州昆山市一家餐馆探店时,因店方宣传的“100元5斤”龙虾实测只有3.1斤,他向市监部门反映并报警后,自己和同行的两人遭到店员殴打,4月5日,“永康大队长”告诉极目新闻
    2024-06-29
  • “雪龙2”号2024访港系列活动

      图:学生们在香港科学馆参观了解“雪龙2”号模型。\中通社  香港科学馆举行“极地科研与气候变化”展览  日期:3月18日至6月26日  地点:香港科学馆一楼大堂  “雪龙2”号进港海上巡游  日期
    2024-06-29

最新评论